说起广府点心,没有人不知道鸡仔饼,相信很多老广的童年都会弥漫过它独特的“饼香’。鸡仔饼作为一种标注有特定时代符号的美食样本,被留在许多人的温馨记忆里。现在市场上虽有各式包装的鸡仔饼,但标准化的机械生产线里却很难再制作出旧时的味道,然而,仍有一些食肆坚持手工古法制作,还原传统鸡仔饼的真滋味。
张槎十大名点之一传统鸡仔饼有着它独特的制法,当新鲜出炉的鸡仔饼被烤得金黄,刚端上桌时,食客们就被它阵阵浓郁的饼香惹得食指大动。经古法制作的鸡仔饼外脆内软,入口酥化并丝毫不觉油腻,味道咸甜并举,互为结合渗透,并且蒜香、南乳香十足,吃下一口便已齿颊留香。
据介绍,鸡仔饼的传统配方离不开面粉、冰肉、白芝麻、瓜子仁、蒜蓉、南乳、白糖等。想要好吃,就一定得有冰肉,这是鸡仔饼的美味灵魂所在。冰肉是将肥肉用大量的白糖与适量的烧酒拌匀,腌数天制成,因肥肉熟后呈半透明状而得名。现今有些商家打着少油健康的名目将鸡仔饼的肥肉减得不可再少,其实已经完全失去鸡仔饼本意,鸡仔饼的灵魂便是作为馅料的冰肉,只要制作水平够高,冰肉馅料的鸡仔饼不仅不会油腻,更是甘香美味,而且肥肉本身亦有美容等功效。
而鸡仔饼要想香,南乳、蒜蓉亦是重要的配角,有了它们才能吊出那惹人生津的独特饼香来。一般人很难想象,南乳、蒜蓉、香料这些食材也能用来制作甜点心。实际上,这些都是构成鸡仔饼独特风情的魅力元素。南乳色红而味浓,陈香馥郁,添到面粉里,就构成一种让人过齿不忘的特殊味道。
说起鸡仔饼,它的诞生还有一段颇有趣的故事。鸡仔饼的发源地为广州成珠楼。成珠楼由当时广州四大家族之一的伍紫垣创办于清乾隆十一年(1746年),是伍家宴客酬宾的私园。伍家有个名叫小凤的婢女,来自饮食之乡顺德,巧于烹调。一天,伍紫垣接待一位外地客人,这客人早就耳闻广州的饼食精美可口,要见识个大概。无奈碰巧伍家的点心师不在,正在无计可施之时,小凤却笑口盈盈地端上一小篮装有形如小鸡的金黄色饼食。客人一尝之下,甜咸适中,甘脆而余香满口,不由得啧啧称奇。送客后,伍老板自然要追问这饼食的来龙去脉。小凤如实相告:这不过是把宴客后的点心,再加上梅菜压成饼块烘干而成。伍老板大喜,命厨师如法炮制,取名为“小凤饼”。广府人喜欢把“鸡”叫作凤,而小凤饼的包装图标是一只小鸡,而且饼的形状有点像小鸡。所以人们亲切地叫这饼做“鸡仔饼”。(转载:禅城区地情网)